7 月 6, 2025
2020年中國學生資助發展報告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S包養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requestId:6868ceccbff040.43671310.
學生資助事關民生,連著民心。做好學生資助工作,是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的必然要求,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基包養礎。2020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各級教育、財政等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完善學生資助政策,大力推進精準資助,持續加強規范管理,全面促進資助育人,各項學生資助政策全面落實,全年資助資金2408.20億元,資助學生14617.50萬人次,為抗擊疫情和應對汛情影響作出了積極貢獻,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進一步完善
(一包養網)國家助學貸款期限進一步延長
包養網為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減輕貸款學生經濟負擔,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于2020年7月,聯合印發《關于調整完善國家助學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教財〔2020〕4號),助學貸款還本寬限期從3年延長至5年;助學貸款期限從學制加13年、最長不超過20年調整為學制加15年、最長不超過22年;2020年1月1日起,新簽訂合同的助學貸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檔次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減30個基點執行。
(二)中職免學費政策覆蓋范圍繼續擴大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有關部署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辦發〔2015〕52號),從2020年秋季學期起,將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在民族地區就讀的學生和戲曲表演專業學生納入免學費范圍,戲曲表演專業學生免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年6000元。
自2007年以來,經過多年努力,已逐步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學校和社會積極參包養與的覆蓋學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實現了“三個全覆蓋”,即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本專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所有學段全覆蓋,公辦民辦學校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學生資助保障水平不斷提升。
學前教育: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補助”原則,地方政府對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設立的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予以資助。
義務教育:統一城鄉“兩免一補”政策,對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助生活費。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其他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民族縣、邊境縣、革命老區縣等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
中等職業包養教育:建立了以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和免學費為主,地方政府資助、學校和社會資助等為補充的資助政策體系。
普通高中教育:建立了以國家助學金、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學雜費為主,地方政府資助和學校、社會資助為包養網補充的資助政策體系。
本專科教育:建立了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基層就業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服兵役國家教育資助、師范生公費教育、新生入學資助、勤工助學、校內獎助學金、困難補助、伙食補貼、學費減免及新生入學“綠色通道”等相結合的資助政策體系。
研究生教育:建立了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三包養助”崗位津包養貼、基層就業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服兵役國家教育資助、校內獎助學金及新生入學“綠色通道”等相結合的資助政策體系。
二、財政資助資金占主導地位
(一)財政投入1796.88億元,占資助資金總額的74.62%
2020年學生資助資金中,財政投入共計1796.88億元,比上年增加347.33億元,增幅23.96%。其中,中央財政資金1088.97億元,比上年增加262.03億元,增幅31.69%;地方財政資金707.91億元,比上年增加85.30億元,增幅13.70%。
財政資金占當年資助資金的比例為74.62%,是國家學生資助經費的主要來源,發揮了主導作用。其中,中央財政資金占2020年資助資金總額的45.22%,占當年財政資金總額的60.60%;地方財政資金占2020年資助資金總額的29.40%,占當年財政資金總額的39.40%。學前教育資助財政資金投入100.61億元,占學前教育資助資金總額的98.10%;義務教育資助財政資金投入571.10億元,占義務教育資助資金總額的99.41%;中等職業教育資助財政資金投入312.78億元,占中等職業教育資助資金總額的98.22%;普通高中教育資助財政資金投入159.35億元,占普通高中教育資助資金總額的94.35%;普通高等教育資助財政資金投入653.04億元,占普通高等教育資助資金總額的52.50%。
(二)普通高等教育國家助學貸款378.12億元,占資助資金總額的15.70%
2020年,發放國家助學貸款共計378.12億元,比上年增加32.05億元,增幅9.26%,占資助資金總額的15.70%,占普通高等教育資助資金總額的30.40%。
(三)學校資助資金投入195.95億元,占資助資金總額的8.13%
2020年,各級各類學校從事業收入中提取支出資助資金共計195.95億元,比上年減少107.32億元,降幅35.39%,占資助資金總額的8.13%。
(四)社會資助資金投入37.25億元,占資助資金總額的1.55%
2020年,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捐助等各類資助資金共計37.25億元,占資助資金總額的1.55%。
三、學生資助工作水平持續提升
(一)精準資助穩步推進
各地各校全面落實《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財〔2018〕16號),持包養網續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具體認定辦法,采取民主評議、量化評估、信函索證、大數據分析、個別訪談、家訪等方式,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精準度。教育部加強與原國務院扶貧辦、民政部、中國殘聯等部門數據共享,定期比對建檔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養、孤兒、殘疾五類特殊困難學生名單,繼包養續推進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有力支撐學校和地方開展特殊困難學生認定和精準資助工作,確保最困難學生享受最高資助標準。
(二)資助育人全面加強
各地各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資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完善全員參與、各部門配合、各個教育教學環節統籌協調的資助育人機制,包養網在思政教育、心理疏導、學業指導、能力提升、就業援助等方面,給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方位關心和幫助,努力培養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部積極會同有關單位舉辦“助學·筑夢·鑄人”“國家助學貸款助我成長”“資助育人·文化藝術進校園”等主題活動,編印《2019—2020學年中職國獎優秀獲獎學生風采錄》,榜樣育人,引導受助學生進一步增強誠信意識,培養進取精神,厚植愛國情懷。聯合有關金融機構,面向國家助學貸款學生召開專場招聘會,聯合團中央、中國青年報社開展“千校萬崗”大中專學生就業精準幫扶行動,助力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順利就業。
(三)規范管理不斷完善
北京、上海等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印發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構建“事前比對、事中督查、事后檢查”三位一體常態化監管機制,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資助資金核查工作。印發《關于做好學生資助資金發放有關工作的通知》(教財司函〔2020〕111號),督促各地聚焦疫情重點地區、貧困地區、包養網民族地區、邊遠地區,重點關注建檔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養、殘疾、孤兒等特殊困難學生群體,及時足額發放學生資助資金,加大資金核查力度。制定《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資助工作指南》,推動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資助政策規范有序實施。加強受助學生名單比對查重,清理不符合資助條件信息。對地方各級資助管理機構、各級各類學校資助工作人員開展常態化培訓,累計超過百萬人次。教育部印發《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管理暫行辦法》(教財函〔2020〕39號),開展“學生資助數據質量提升”專項行動,推進全國學生資助信息管理系統全面應用和數據質量全面提升。
(四)資助宣傳廣泛開展
教育部組織各地各校,在做好學生資助政策日常宣傳工作的同時,緊盯重要時點開展集中宣傳。在中考、高考前夕,分別發布致初中、高中畢業生的“一封信”。在新生錄取期間,隨錄取通知書向每一位大學新生寄送《高校本專科學生資助政策簡介》;聯合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通信運營商發送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公益短信7.48億條;為應對疫情汛情影響,高校學生資助熱線電話較上年延長36天,達96天;各省級教育部門、中央部屬高校也同步開通熱線電話。在報紙刊登百名本專科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錄和百名中職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錄,聯合中國教育電視臺錄制播出《國家資助:為中職學子插上夢想的翅膀》等宣傳片,生動展現資助工作成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各地各校也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門戶網站等平臺和印制“明白卡”、發送“告家長書”等方式,廣泛開展宣傳,確保學生資助政策家喻戶曉。
四、疫情汛情期間學生資助工作順利開展
(一)疫情汛情期間學生資助工作有序部署
為應對疫情影響,教育部會同財政部在年初及時印發《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生資助工作的通知》(教財司函〔2020〕30號),督促各地各校確保“停課不停資助,離校不離幫扶”,對受到疫情影響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給予重點幫扶。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做好2020年秋季學期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的通知》(教電〔2020〕363號)和《關于切實做好2020年秋季學期學前至高中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的通知》(教助中心〔2020〕66號),針對部分家庭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嚴重洪澇災害影響遭遇困難的情況,周密部署做好2020年秋季學期學生資助工作,確保每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
(二)建立健全適應疫情防控要求的學生資助工作機制
為了做好疫情汛情影響下的學生資助工作,教育部及時完善資助信息系統,增加“是否遭受疫情”“疫情補貼”等相關統計指標,啟動全國受疫情汛情影響學生調研摸底工作。開發完成基層就業補償代償材料在線審核功能。會同有關金融機構完善國家助學貸款學生在線服務系統,方便續貸學生遠程無接觸辦理貸款手續。各地教育部門按照學生“離校不離幫包養扶”原則,通過線上辦公提前啟動春季學期資助工作,采取線上審核、分類處理等方式,順利完成春季學生資助資金發放。
(三)資助戰線同心協力加大幫扶力度
各地各校學生資助管理部門在疫情防包養控期間,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主動摸排、提前掌握學生有關情況,對湖北籍學生、受疫情汛情影響突發困難學生及留校學生,發放專項補助、臨時困難補助、流量補助、防疫物資、慰問信等,切實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基本學習生活需求,引導學生以理性態度正確面對困難,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和勇包養氣。有關金融機構及時落實最新國家助學貸款政策,關注特殊時期貸款學生的還款情況,有關省級學生資助管理部門適時啟動還款救助機制,減輕學生還款壓力。
五、助力教育脫貧攻堅戰成效顯著
(一)加大對特殊困難地區幫扶力度
各級學生資助管理部門聚焦52個未摘帽貧困縣、“三區三州”地區,不斷加大學生資助政策和資金傾斜力度,優先保障這些地區學生國家助學貸款需求,確保每一名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失學輟學。提高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三區三州”地區各縣國家助學貸款風險補償金結余獎勵資金和代理費資金撥付額度,向有關6個省份撥付國家助學貸款風險補償金結余獎勵資金1139.55萬元,較上年增長124.44%;代理費資金570.03萬元,較上年增長17.51%。開展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三區三州”地區“助學助業”線上招聘就業雙選活動。針對52個未摘帽貧困縣開展“資助育人·文化藝術進校園”系列活動和資助工作專題培訓。
(二)加強對特殊困難地區學生資助工作調研指導
建立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相關省(自治區)、市(州、地區)學生資助管理機構負責人實時聯絡、信息共享工作機制。對52個未摘帽貧困縣的學生資助工作情況進行全面摸底,實時跟蹤督促指導各項資助政策落實。對西藏、重慶、云南、陜西、寧夏、廣西、貴州、四川、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區進行政策落實情況調研。制定《學生資助助力脫貧攻堅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各省份對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階段的學生資助工作開展自查,并通過組織專家組跨省核查、設立舉報投訴電話、召開電視電話會議與視頻約談等形式開展專項整治。
(三)建檔立卡學生資助做到一個都不少
各地進一步完善戶籍地與就學地相互協作的工作機制,采用線上比對與線下摸排互為補充的工作方法,精準識別每一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按照最高檔次給予資助。
六、資助人數和資助資金持續增長
2020年,全國累計資助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學生(幼兒)14617.50萬人次①(不包括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教科書,下同),累計資助金額2408.20億元(不包括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教科書,下同)。
其中,資助學前教育幼兒816.17萬人次,資助金額102.56億元;資助義務教育學生7368.28萬人次,資助金額574.51億元;資助中等職業教育學生1708.46萬人次,資助金額318.45億元;資助普通高中教育學生1046.37萬人次,資助金額168.89億元;資助普通高等教育學生3678.22萬人次,資助金額1243.79億元。
七、各項資助政策全面落實
(一)學前教育幼兒資助
2020年,各級政府、幼兒園及社會共計資助幼兒816.17萬人次。其中,政府資助781.15萬人、幼兒園資助31.35萬人、社會資助3.67萬人。資助金額共計102.56億元,其中,政府資助100.61億元、幼兒園資包養網助1.82億元、社會資助0.13億元。
1.政府資助
2020年,各級政府共資助幼兒781.15萬人。其中,西部地區549.77萬人、中部地區96.16萬人、東部地區135.22萬人。
各級財政共投入學前政府資助資金100.61億元,占學前教育資助資金總額的包養網98.10%。其中,中央財政資金21.61億元,占學前政府資金總額的21.48%;地方財政資金79億元,占78.52%。
從區域來看,西部地區74.19億元,占73.74%;中部地區9.50億元,占9.44%;東部地區16.92億元,占16.82%。
2.幼兒園資助
2020年,全國幼兒園提取事業收入資助幼兒31.35萬人。其中,西部地區15.27萬人、中部地區11.48萬人、東部地區4.60萬人。
全國幼兒園提取事業收入資助幼兒資金1.82億元。其中,西部地區0.85億元、中部地區0.64億元、東部地區0.33億元。
3.社會資助
2020年,全國3.67萬幼兒獲得社會資助。其中,西部地區2.42萬人、中部地區0.40萬人、東部地區0.85萬人。
社會資助資金共1266.99萬元。其中,西部地區736.43萬元、中部地區204.70萬元、東部地區325.86萬元。
(二)義務教育學生資助
2020年,全國共資助義務教育學生7368.28萬人次,資助金額574.51億元。2175.45萬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生活費補助政策,資助金額217.36億元;3797.83萬學生享受營養膳食補助政策,資助金額314.79億包養網元;地方政府資助1338.97萬人,資助金額38.95億元;學校資助26.45萬人,資助金額1.75億元;社會資助29.58萬人,資助金額1.66億元。
1.生活費補助
2020年,全國共有2175.45萬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生活費補助政策,包括寄宿制學生1237.34萬人,非寄宿制學生938.11萬人。其中,西部地區1355.95萬人、中部地區568.25萬人、東部地區251.25萬人。
全國共投入義務教育生活費補助資助資金217.36億元,占義務教育資助資金總額的37.83%。其中,中央財政資金108.97億元,占生活費補助資助資金總額的50.13%;地方財政資金108.39億元,占49.87%。
2.營養膳食補助
2020年,全國共有3797.83萬學生享受營養膳食補助政策。727個國家試點縣級單位(含兵團36個團場)約7.30萬所學校開展營養改善計劃,惠及農村義務教育學生2100.14萬人;全國1005個縣開展了營養改善計劃地方試點工作,覆蓋學校5.90萬所,其中,享受國家獎補政策的地方試點惠及學生1126.39萬人,不享受國家獎補政策的地方試點惠及學生571.30萬人。
各級財政共計投入資金314.79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230.65億元,占營養膳食補助資助資金總額的73.27%;地方財政資金84.14億元,占26.73%。
3.地方政府資助
2020年,地方政府在落實生活費補助、營養膳食補助包養政策的基礎上,另外共資助義務教育學生1338.97萬人次。其中,西部地區資助1004.84萬人次,中部地區資助136.89萬人次,東部地區資助197.24萬人次。
地方政府在落實生活費補助、營養膳食補助政策的基礎上,另外共投入資助資金38.95億元。其中,西部地區21.70億元、中部地區9.73億元、東部地區7.52億元。
4.學校資助
2020年,全國義務教育學校提取事業收入資助學生26.45萬人次。其中,西部地區資助10.59萬人次,中部地區資助10.79萬人次,東部地區資助5.07萬人次。
全國義務教育學校從事業收入中提取并支出資助資金1.75億元。其中,西部地區投入0.54億元、中部地區投入0.87億元、東部地區投入0.34億元。
5.社會資助
2020年,全國共有29.58萬人次義務教育學生獲得社會資助。其中,西部地區資助17.38萬人次,中部地區資助6.18萬人次,東部地區資助6.02萬人次。
義務教育社會資助資金共計1.66億元。其中,西部地區0.73億元、中部地區0.44億元、東部地區0.49億元。
(三)中等職業教育學生資助
2020年,全國共資助中等職業教育學生1708.46萬人次,資助金額318.45億元。其中,近2萬名學生享受國家獎學金政策,獎勵金額1.20億元;301.47萬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政策,資助金額60.29億元;1194.85萬學生享受免學費政策,資助金額239.27億元;地方政府資助149.01萬人,資助金額12.02億元;學校資助54.59萬人次,資助金額3.05億元;社會資助6.54萬人次,資助金額2.62億元。
1.國家獎學金
2020年,全國近2萬名中等職業教育學生享受國家獎學金政策。其中,西部地區5931人,占國家獎學金獎勵學生總數的29.68%;中部地區7547人,占37.77%;東部地區6504人,占32.55%。
中央財政投入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獎勵資金1.20億元。
2.國家助學金
2020年,全國有301.47萬中等職業教育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政策。其中,西部地區151.66萬人,占享受國家助學金總人數的50.31%;中部地區113.91萬人,占37.78%;東部地區35.90萬人,占11.91%。
全國各級財政共投入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資助資金60.29億元,占中等職業教育資助資金總額的18.93%。其中,中央財政資金42.17億元,占國家助學金資助資金總額的69.95%;地方財政資金18.12億元,占30.05%。
從區域來看,西部地區國家助學金資助資金30.33億元,占50.31%;中部地區22.78億元,占37.78%;東部地區7.18億元,占11.91%。
3.免學費
2020年,全國1194.85萬中等職業教育學生享受免學費政策。其中,西部地區373.88萬人,占享受免學費學生總數的31.29%;中部地區436萬人,占36.49%;東部地區384.97萬人,占32.22%。
全國各級財政共投入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資助資金239.27億元,占中等職業教育資助資金總額的75.14%。其中,中央財政資金146.15億元,占免學費資助資金總額的61.08%;地方財政資金93.12億元,占38.92%。
從區域來看,西部地區免學費資助資金74.80億元,占31.26%;中部地區87.包養37億元,占36.52%;東部地區77.10億元,占32.22%。
4.地方政府資助
2020年,地方政府在落實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免學費政策的基礎上,另外共資助中等職業教育學生149.01萬人次。其中,西部地區資助117.46萬人次,占78.83%;中部地區資助23.28萬人次,占15.62%;東部地區資助8.27萬人次,占5.55%。
地方政府在落實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免學 More Details